本报北京7月11日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发言人昨天在京宣布,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,进一步落实精品战略,中国社会科学院自1998年起适当补充和调整了一批重点课题,从正在实施的500多项重点项目中,选择了98项实施重点管理。按照出精品的要求,订立课题目标,实施课题计划,并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,努力促使这些课题以高质量的研究工作和优秀的成果,为提高全院科研水平起示范和带头作用。
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指出,中国这样大的一个民族和国家,要站在世界的前列,没有繁荣的、发达的、高水平的社会科学研究是不可能的,没有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精神的动力,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,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不可设想的。社会科学对解放生产力,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,这是不容怀疑的。社会科学对于一个国家,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大国,它的发展水平如何,状况如何,导向如何,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。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,就是要正确地回答我们实践中的问题,指导我们进一步认识社会,改造社会,更好地创造未来。
这位发言人说,为把精品战略落到实处,社科院科研局进一步加大了对部分正在执行的国家、院重点课题的资金投入和管理力度。新选定的98项实施重点管理课题一般要符合以下3项条件:1.具有重要的选题价值和意义;2.具有合适的承担人选,课题主持人有良好的科研业绩;3.课题进展良好,其成果质量较好,计划再进行修改加工,有望成为精品力作。
据了解,通过有关专家严格的论证和评估,并经该院院务会议研究决定,最近公布了第一批98项“九五”期间实施重点管理的课题名单。其中,有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、李京文主持的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综合研究》等11项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直接委托的国家重大课题。